寫文章如何巧設“假想敵”?2024年01月 作者:刘国昌 来源:老記說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簡介:
研究作戰計劃時要設計幾個“假想敵”,那是爲了更好打敗敵人奪得勝利。
寫文章設計幾個“假想敵”,是爲了把觀點、事理講得更清楚、更充分,切實做到以理服人。
在我国文章史上,早已有设立“ ... 內容:
研究作戰計劃時要設計幾個“假想敵”,那是爲了更好打敗敵人奪得勝利。 寫文章設計幾個“假想敵”,是爲了把觀點、事理講得更清楚、更充分,切實做到以理服人。 在我國文章史上,早已有設立“假想敵”的寫作手法。下面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一番交流。 一、巧設“假想敵”,論證更深入。 1978年9月間,我寫了一篇題爲《要爲人民辦好事》的評論。在正面論述爲人民辦好事的重要性及意義後本可結尾,但讀了幾遍後似有言猶未盡之感,特別是寫的幾段文字顯得比較平、缺氣勢。 于是我嘗試在文章的後半部分設兩個“假想敵”進一步論證。 文章寫道: “工作忙,顧不上”嗎?關心群衆生活也是工作。毛主席早就規定組織群衆生活是幹部的一大任務,指出:“我們是革命戰爭的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是群衆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組織革命戰爭,改良群衆生活,這是我們的兩大任務。”可見,不組織好群衆生活,就是沒有完成任務,就是失職。實際上,群衆生活不搞好,其他工作和生産也往往上不去。 “沒錢、沒物,無法解決”嗎?論條件,戰爭年代比現在差得多。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我們黨的幹部能夠關心群衆生活痛癢,幫助群衆解決困難,現在怎麽能夠對群衆的疾苦無動于衷呢?再說,解決群衆生活問題,固然需要一些錢和物,但是,有許多事情,不花錢或少花錢也是可以辦到的。” “工作忙,顧不上”嗎?“沒錢、沒物,無法解決”嗎?這是設立的兩個“假想敵”,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剖析,把“爲人民辦好事”的道理講深講透。 稿件送審後,時任評論部主任範榮康說:“後面的兩個‘假想敵’寫得好,論證更深入了。” 二、設計“假想敵”的3個要素 從以上可以看出,設計“假想敵”,實際是一種論證方法。即作者在議論某一問題時考慮到會出現的反對意見或觀點,並對其進行分析說理。 這種方法可以進一步消除疑慮,有效增強議論的嚴謹性、說服力。古往今來,不少文章寫手都把它視爲一種“利器”,娴熟地加以運用。 設立“假想敵”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深思 設立“假想敵”看似簡單,其實大不易。在一篇文章中爲什麽是這樣的“假想敵”,而不是那樣的“假想敵”?這是由作者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 當你圍繞一個問題撰寫文章時,不僅要對所論問題有深入的了解,還要充分考慮到與之相關的不同看法和意見。這些不同看法和意見可以通過對有關材料的分析得出,也可以通過綜合考量“料想”出來。 這是一個必經之路。只有堅持這樣做,才能設置出較爲合適的“假想敵”。 2.准確 “假想敵”雖是作者“想”出來的,但這“想”不是隨意而想,而是根據所論的觀點分析出可能出現的不同看法。因此,做到准確十分重要。 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曾列出當時一些人的11種說法,如“你們一邊倒。”“你們太刺激了。”“你們獨裁。”“你們不是要消滅國家權力嗎?”等等,然後逐一進行分析、駁斥。以上這些“假想敵”都是從材料中歸納出來的,准確無誤,據此進行辨析頗具戰鬥力。 3.簡短 “假想敵”的文字不能過長,以簡短爲要。 在某種意義上說,“假想敵”實際就是一個靶子,簡短文字能把問題說清楚就行。 “假想敵”一般都以“或曰”“也許有人認爲”等形式出現。雖然沒有標出具體的人名,但把其主要觀點寫明白即可。 設立“假想敵”是文章寫作的一個手法,這個手法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大家可以多看看這方面的實例,多練苦練,把它運用得更加娴熟。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