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创新2025年02月 作者:謝荔 來源:全媒體探索 責任編輯:xwywck
簡介: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创新
典型人物报道不仅是一种新闻话语表达方式,更是推动传播主流价值、形成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继续发挥典型人 ... 內容:
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创新
典型人物報道不僅是一種新聞話語表達方式,更是推動傳播主流價值、形成輿論引導的重要力量。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繼續發揮典型人物報道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體的兴起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对典型人物报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典型人物报道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报道策略以适应这种变化,传递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重塑 价值重塑(Value Restructuring)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对某一对象、现象或概念的价值观念、评价标准和认知方式进行重新审视、调整和定义的过程。新媒體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重塑,旨在适应新的环境和发展需求,提升报道对象的价值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一)新媒體环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特点 首先,在信息传播方面,新媒體打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得典型人物报道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其次,在受众参与方面,新媒體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受众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即时参与信息的传播和讨论,并为相应的典型人物报道提供了更多的反馈和线索。 再次,新媒體提供了更多的叙事工具和手段,如图文、视频、直播、H5、VR等,使得典型人物报道可以采用更加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叙事方式,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后,在价值观念方面,新媒體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掌握并对这些新媒體传播特点加以利用,典型人物报道可以更有效地重塑其价值,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景观和受众需求。 (二)典型人物報道價值觀念的更新與社會責任的實踐 首先,作爲社會意識的一種表現形式,價值觀念更新往往與社會發展變化相伴隨。諸如創新、公平、正義等先進的價值觀念能夠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科技進步和法治建設都具有重要作用。典型人物報道需要反映這些變化,傳遞符合時代特征的價值觀。 其次,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也帶來了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這就要求典型人物報道注重展現多元價值,盡可能涵蓋不同文化、社群類別和生活模式等多個維度,以促進社會的多元和諧。 最後,報道不僅要關注典型人物的事迹,更要深入探討其背後的價值理念,如道德、信仰、人生觀等,以引發公衆對價值觀念的思考和討論,確保報道的客觀全面公正,堅守社會責任。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典型人物報道應積極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推動形成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價值觀念體系。 比如,近年來,人民日報不斷推進新時代典型人物報道方式創新,通過變革報道理念、拓展報道對象來源、創新敘事視角、強化融合傳播,大幅提升了典型人物報道的影響力。他們不僅聚焦時代楷模,也關注普通奮鬥者。如《凡人善舉彙聚愛心暖流》中的環衛工人馬廷文、《生命最後幾秒,他救下了一車人》中的客車司機任國榮,還有不知姓名的外賣小哥、飯店老板,等等。通過對普通人平凡善舉的報道,發掘他們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不普通,塑造出新時代的奮鬥者群像,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新媒體时代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的新挑战 新媒體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典型人物报道的时效性、互动性大大提升,受众可以便捷地参与报道的讨论并提供及时的反馈,这种双向互动使得媒体能够更好地感知和引导公众,有利于典型人物报道展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但機遇也意味著挑戰。 首先,新媒體时代,信息量巨大,典型人物报道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所淹没,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其次,在新媒體平台上,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速度加快,典型人物报道需要更加注重事实核查和报道的真实性。 再次,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導致對典型人物的評價標准不一,媒體報道需要在尊重多樣性的同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最后,传统叙事方式难以吸引新媒體用户,媒体需要不断创新叙事手法,以更符合新媒體用户需求和习惯的方式呈现报道。 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 新媒體时代,为了主动适应媒介结构、舆论环境和传播技术的演进,典型人物报道需要从叙事内容、方式、结构、语言和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使得报道更加符合现代传播环境和受众的接收习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2020年至2021年,江西“抗癌廚房”報道獲得了廣泛關注。這個廚房由全國道德模範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在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創辦。2003年起,只收1元錢的“抗癌廚房”未曾打烊,免費爲癌症患者及家屬提供炊具和調味品,每年大約要接待1萬多人次來這裏做飯。“抗癌廚房”被、央視網等媒體廣泛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支持。2021年初,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獲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第八屆全國助人爲樂道德模範稱號。 下文以“抗癌廚房”報道爲例,對典型人物報道的創新敘事進行分析。 (一)敘事內容的創新 敘事內容的創新指在報道中采用多種不同的內容元素來豐富故事,使其更加全面和立體。 首先,需要深度挖掘典型人物背後的故事,包括他們的成長經曆、心路曆程、價值觀念等,來展現人物的立體形象,增強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典型人物的故事往往與其所處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環境密切相關。一爐多余的火、一條暖洋洋的巷子、一面有故事的牆……在諸多報道中,這些細節被反複提及。它們能幫助受衆更好地了解典型人物背景,理解人物的行爲和選擇。 再次,典型人物報道需要塑造立體的人物形象,不僅僅關注他們的成就和貢獻,還要展現他們的性格特點、情感世界、生活狀態等。“病人需要我,走不開。”面對媒體,夫妻二人的簡單回答震撼人心。 最後,還需要特別注重采訪與寫作的精細處理。典型人物報道不僅需要進行紮實深入的采訪、獨辟蹊徑挖掘信息,還要以工匠精神精雕細琢報道的每一處細節,使人物報道更加生動、鮮活、深刻,以增強作品的知識性和感染力。“抗癌廚房”相關報道在講述夫妻二人善舉的同時,還強調了“抗癌廚房”在病人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展示了它成爲病人家庭的支持和希望,引發受衆強烈的情感共鳴。 (二)敘事視角的多元 敘事視角的多元化讓記者和編輯能夠從不同維度、不同層面深入探索和呈現典型人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從而提供更加豐富和全面的視角。以人爲本是典型人物報道的核心。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報道理念,關注普通人的命運和故事,使報道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衆、貼近生活。通過對普通人平凡善舉的報道,發掘他們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不普通,塑造出新時代的奮鬥者群像。 “抗癌廚房”的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模範或傑出代表,而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員,是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深刻的時代意義的“典型”。這種代表性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社會地位、職業身份或成就上,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想、價值觀、行爲方式等能夠反映一個時代或群體的普遍特征。所以,他們的經曆、故事和情感更容易觸動人心,引起廣泛的共鳴和關注。 “抗癌廚房”相關報道不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溫暖,還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友善、奉獻等。這種價值觀念的傳播對于傳播社會正能量、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抗癌廚房”相關報道促使社會各界對類似的社會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例如,當地政府幫助改造了“抗癌廚房”,使其環境更加整潔和舒適,這也體現出了媒體的社會職能,通過典型人物報道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了社會輿論,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三)敘事手法的創新 新媒體的兴起为叙事手法的创新提供强大助力。 叙事手法创新首先体现在叙事的方式上。新媒體语境下的叙事手法有很多种,如线性叙事、倒叙、插叙、双线叙事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打标签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跳跃和关联。选择恰当的叙事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个性化处理,可以展现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创作风格。例如,可以通过对时间顺序的调整和设计,采用倒叙、闪回、并叙等手法,创造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节奏和结构,使报道更具张力。同时,叙事语言融合了流行词汇和网络流行语,使得典型人物报道更加贴近受众,让报道更加生动、接地气。 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在數字和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單向閉合式的線性傳播已經轉向開放的多向度非線性互動傳播,因此,互動敘事成爲全媒體時代視聽話語實踐的新走向。互動敘事創造出一種受衆可以參與其中的敘事體驗。通過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報道可創建多媒體故事,爲受衆提供全面的故事體驗,使得故事更加生動和直觀。通過與受衆的互動和交流,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人物的故事和情感,增強報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抗癌厨房”相关报道,如CCTV-13《新闻30分》的《江西南昌“抗癌厨房” 别样烟火中的人生滋味》、新华社《全国道德模范|寒冷冬日,“抗癌厨房”温暖如春》、中新社《六旬夫妻办“1元抗癌爱心厨房” 坚持18年不打烊》,都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或视频,展示了厨房的环境、夫妇二人的工作状态以及病人和家属的使用场景,使报道更加生动和直观。同时,受众的参与和反馈也可以为报道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报道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中国日报网《20年不打烊:南昌“抗癌厨房”里的烟火与温暖》。 這些策略增強了典型人物報道的傳播效果,在社會上産生了廣泛而持續的影響,激勵了很多人。 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未来展望 可以預見,未來創作理念、數據挖掘、內容生産、平台運維等方面的變革將不斷推動媒體的發展。典型人物報道必然沿著互動參與、體驗增強、多維開放、動態連接的互動敘事模式展開。 (一)技術賦能內容創新 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如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將爲典型人物報道提供更加沈浸式的報道方式,使受衆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和理解人物的故事和情感。 同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將幫助媒體更好地分析受衆需求和偏好,實現更精准的內容推薦和個性化報道,從而提高報道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有了新媒體技术的加持,典型人物报道将更加注重跨平台和多终端的传播,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和更高效的传播效果。 (二)媒體的角色和功能轉變 新媒體时代,媒体的角色和功能正在发生转变,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媒体的角色变得更加多元,在信息传递之外还承担着舆论引导、提供服务、教育公众等责任。 一方面,互聯網社交平台的廣泛使用,使媒體成爲社交互動的重要場所,典型人物報道可以利用這些平台增強與受衆的互動,形成更廣泛的輿論場。典型人物報道通過展示正面典型和正能量,起到社會教育的作用。 另一方面,媒體可以通過典型人物報道設置公共議題,引導公衆關注和討論社會問題,進行輿論引導,同時起到激勵公衆參與社會事務、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结 语 新媒體时代,为适应媒体生态和环境的变化,提高报道吸引力和影响力,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重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首先,典型人物報道要通過展示具有時代特征的人物故事傳遞符合時代特征的價值觀,如創新、包容、可持續發展等,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其次,典型人物报道肩负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重要使命,价值重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从传播效果来看,创新叙事策略和运用新媒體技术,使典型人物报道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得传播效果得到提升。 最后,典型人物报道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践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因此,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重塑是适应媒体环境变化、传递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提升传播效果、践行媒体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当前,主流媒体肩负着紧迫而庄重的使命,即精心策划并出色呈现更多“立得住、站得稳、学得来”的典型人物,以此强化主流思想舆论的引领力,滋养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媒体应不断创新和调整报道策略,以适应新媒體环境实现价值重塑,由此提升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让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體时代提升新闻传播力,促进典型人物报道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品质和价值。 (作者謝荔爲成都市廣播電視台導演)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5年1月号,原标题为《新媒體语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创新》,参考文献略。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