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聞攝影探讨2025年04月 作者:陳昂 來源:新聞世界 責任編輯:xwywck
簡介: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聞攝影探讨
導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聞攝影作为记录社会和历史的重要手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新聞攝影的实践、伦理和审美,分 ... 內容: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聞攝影探讨
導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聞攝影作为记录社会和历史的重要手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新聞攝影的实践、伦理和审美,分析摄影师在AIGC时代的新角色和职责,并讨论维护图像真实的重要性和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新聞攝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摄影技术尚处于幼年阶段。最初的摄影技术需要长时间的曝光,且设备笨重,但即便如此,勇敢的摄影师们还是带着复杂的设备走向战场和事件现场,记录下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瞬间。自那时起,随着胶片、照相机、快门技术以及化学和物理处理过程的不断革新,新聞攝影不断进化。20世纪,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图片成为了公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图像成为了报纸和杂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摄影师们的作品帮助普通人了解远离他们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以及它在诸多行业中的应用,新聞攝影领域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AI不仅改变了新闻报道的速度和方式,而且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伦理问题。AI的出现意味着图像可以在不需要人类摄影师的情况下生成,图片的编辑和选择过程可以自动化,这给新聞攝影师的传统角色带来了冲击。 一 技术革命与新聞攝影的演变 (一)從膠片到數碼:影像記錄的裏程碑 进入20世纪,新聞攝影伴随着技术进步开启了变革之路。胶片摄影设备的不断优化,如轻便化、多样化的镜头和更快的快门速度,极大地丰富了新聞攝影的视角和内容。从仅能生成静态黑白照片,到彩色胶片的广泛使用,影像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且现场感强烈。然而,数码革命才是对新聞攝影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之一。数码相机的出现让摄影师告别了漫长的胶片冲洗等待时间,加快了图像的获取和传播速度。 (二)便攜相機與全民攝影:每個人都是記者的時代 进入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和便携相机的流行和普及,新聞攝影进入了“全民记者”的时代。随时随地拍摄照片和视频,实时分享到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这使得图像采集变得更加大众化。人们不再仅仅是新闻的消费者,也是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這種大衆參與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視角多元化,使得新聞報道更加及時和全面。然而,這也帶來了信息過載的挑戰,以及如何區分專業與非專業內容,確保信息質量和可信度等問題。 (三)人工智能與AIGC:新的創作與發布模式 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了新聞攝影的变革,打造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一全新模式。基于AI的图像识别、处理、编辑和生成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图像的创作和发布方式。AI可以分析成千上万的图像,自动生成新闻故事所需的视觉内容,或者通过风格迁移、合成等算法产出新的视觉元素。AI的介入对新聞攝影师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提供了工具,帮助他们以更高效、更创意的方式工作。例如,AI可以快速筛选大量图片,识别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或者用于消除图片中的不完美之处。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摄影师的专业性和创造力提出了挑战。AIGC还涉及发布模式。传统的新闻发布是围绕编辑室和固定发布时间安排的,而现在,AI可以帮助实现实时内容生成和发布,以动态、个性化的方式推送图片和新闻给受众。这种自动化和定制化的发布模式,要求新闻机构重新思考用户参与和内容传播的策略。 二 人工智能時代攝影師的轉變 (一)技能轉移:從捕捉現實到篩選和編輯 傳統意義上,攝影師負責使用相機捕捉現實。他們的技藝體現在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捕捉決定性的瞬間。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圖像生成和共享,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讓攝影師的工作從簡單的捕捉轉爲挑戰性的篩選和編輯。現代攝影師需要具備高度的篩選能力,快速地從海量圖像中識別出具有新聞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照片。他們需要熟悉人工智能工具,利用算法來優化搜索結果,從而快速找到能夠傳達某一特定消息的圖像。此外,編輯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各種AI編輯工具變得易于使用和普及,攝影師必須與這些工具更新升級的步調一致,確保自己的技能不過時。 (二)媒介素養:判斷和驗證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能力 随着AI技术的突破, AIGC已经成为现实。从文字到图像再到视频,AI生成的内容与人类制作的内容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摄影师在这个新环境中必须当好信息守门人,提高判断和验证AI生成内容真实性的能力。这意味着摄影师必须深入了解AI如何运作,它在创造内容时会带来哪些偏差,以及如何识别AI可能带来的不准确性。例如,AI可能生成非常逼真的图像,但其中的某些细节可能不符合物理规律或现实生活的常识。识别这类问题,确保所使用的图像是真实和准确的,已经成为摄影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會責任:在信息衆多的時代中維護真實性和客觀性 在信息泛濫的時代,攝影師被賦予了維護新聞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社會責任。這是因爲圖像通常被認爲具有不可否認和直觀的權威性,人們傾向于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因此,攝影師需要確保所傳遞的圖像不僅是真實的,而且是公正的,不具有誤導性。理解了圖像與觀衆的情感和認知相互作用,攝影師必須采取負責任的手法來選擇和呈現圖像。他們需要知道哪些圖片可能産生誤導,哪些編輯手法可能會改變一個故事的敘事角度。攝影師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倫理水平,避免出于感情訴求或商業利益而扭曲事實。 三 人工智能与新聞攝影的伦理难题 (一)真實性挑戰:AIGC技術與假新聞 AIGC技術在提升內容豐富度和視覺效果方面的效果顯著,然而,它同樣也可以被不法分子利用,制造假新聞和深度僞造內容。AI合成的圖像和視頻往往以肉眼難辨的真實度誤導觀衆,從而削弱了公衆對媒體的信任。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難判斷一張圖片或一個視頻片段的真僞。而新聞行業作爲信息傳播的核心,它的權威性和可信性對社會秩序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新聞業需要完善現有的驗證機制,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事實核查、數字取證和源頭追蹤等方法可以發揮作用,以及人工智能的逆向工程,來識別和揭露AI生成的假新聞內容。新聞機構也必須與科技公司合作,加快開發出更加先進的識別工具以應對這些挑戰。 (二)版權與所有權:創作歸屬的界定 隨著AIGC技術的廣泛應用,AI與人類協作創作的作品數量急劇增加,這給版權法和作品歸屬權帶來了空前挑戰。AI生成的圖像可能並未涉及傳統意義上的“創作活動”,因爲其背後不是單一個體,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由數據、算法和人類輸入共同構成。因此,確認這些作品的作者身份和歸屬權變得異常困難。當前的版權法主要爲人類創作者而設,而在AI的輔助下創作的作品尚缺乏明確的法律界定。要解決這一系列複雜的版權和所有權問題,法律界、技術專家和新聞行業的從業者需要齊心協力,共同構建一個新的法律框架,既保護人類創作者的權益,又兼顧技術貢獻的價值。在這個問題上,國際合作和跨界討論同樣關鍵,因爲技術影響和作品傳播已不再受限于國界。 (三)人機合作:AI輔助攝影的道德規範 随着AI技术更多地渗透到新聞攝影行业,它在影像的抓取、编辑和分发过程中都起到辅助作用。在图像的识别、标注甚至构图方面,AI工具都能够提供帮助,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精确性。然而,摄影师必须在技术的帮助下坚持新聞攝影的伦理准则,这包括但不限于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辅助摄影师的工作,却不能代替摄影师对于新闻价值和事实真相进行评估。如何在保障效率和技术优势的同时,维持新聞攝影的公正原则,是新闻业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四 解決策略 (一)完善技術驗證機制 對抗AIGC技術産生的假新聞和虛假內容,制定一套有效的技術驗證機制是首要策略。媒體機構可以配備專業的事實核查團隊,依賴人工智能提供的工具,例如通過圖像識別和視頻分析技術,來判斷內容的真僞。同時,這些團隊應與國際合作夥伴交流,共享數據庫和核查工具,建立一個全球性的驗證網絡,以對抗假新聞的傳播。技術供應商需開發出更強大的識別工具,幫助新聞機構追蹤內容的來源,以及確認其是否被篡改過。還需公布透明的技術審查標准,確保可被同行複查。 (二)制定新的法律和規範 AI參與創作的權利歸屬問題,需要新的法律框架和規範。首先,需要更新版權法律,明確規定何種程度的AI參與創作算作機器輔助,何種算作獨立創作,並據此劃分權利歸屬。對此,國際上應該推動一項統一的標准或者引導原則,鑒于技術的全球性和超越國界的特征,這項工作對維護國際版權秩序非常關鍵。可以考慮建立一個包含技術公司、法律專家、新聞行業等多方的工作組,集思廣益,制定公認的指導原則。 (三)明確人機合作倫理規範 在人机合作的新聞攝影工作中,明确道德规范至关重要。摄影师和编辑应该接受关于新技术的道德使用的培训,强化技术辅助不应超越新聞攝影本质真实性的理念。新闻机构需制定一套媒体行业内部的道德规范,清晰界定AI的使用边界,同时监控和审查AI在新闻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另外,媒体机构应公开它们使用AI技术的具体情况,包括在获取信息、编辑与发布过程中担当的角色,提高对公众的透明度,让消费者能够理解和认知到AI技术对新闻内容的影响。 (四)加強行業內部的技術教育 培養和教育新聞行業的從業者,使他們具備識別和運用AI技術的能力,是對抗假新聞和保持新聞真實性的有效策略。媒體機構和教育機構應該合作開發培訓課程,包含AI技術的基本知識、倫理使用指導與實戰案例分析等內容,提高行業人員的技術鑒別力和倫理自覺性。通過教育來強化新聞從業者對AI技術潛力與風險的理解,使他們在運用AI技術時能夠更好地堅持新聞工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五 新聞攝影的未来前景 (一)技術適應:攝影師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 在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正不断重塑摄影行业,尤其在新聞攝影领域。AI提供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工具,可以改变摄影师的工作方式。首先,AI可以加速图像的筛选过程,摄影师可以借助智能排序和标签系统迅速找到他们所需的图像。AI的场景识别和对象检测功能允许摄影师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捕捉必要的细节。随着无人机和其他AI辅助设备的运用,摄影师能在之前难以接触的地方完成拍摄任务,诸如灾难现场或战场等。 在後期處理方面,AI爲攝影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過智能學習算法,AI能夠自動進行人像修複、色彩平衡和圖像增強。例如,AI可以識別照片中的人臉和物體,進行專業級的修飾而無需過多的人工幹預。 (二)教育與培訓:提升傳媒專業人員對AI技術的認識 爲了適應新工具和工作流程,傳媒專業人員,包括攝影師、編輯和制作人員,都需要掌握AI相關知識。教育機構需將AI技術的原理和應用整合到課程中,從機器學習的基礎知識到特定于AI的圖像處理技術,甚至包括編程知識,都應該成爲培訓的一部分。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理論,更要注重實踐操作。例如,可以通過使用AI工具進行圖像分類、編輯和增強來熟悉這項技術。各大院校應該建立相應的實驗室和工作坊,爲學生提供一個實驗和探索AI技術的空間。 (三)规范与监管:建立全新的新聞攝影准则 新聞攝影的道德准则正面临AI介入带来的挑战,确保新闻图像的真实性,在使用AI技术时尤其重要。由此,行业准则需要更新,明确指导如何在不误导公众的前提下使用AI编辑和合成图像。 AI生成圖像的作者權問題也是需要明確的。當AI算法和攝影師共同創作一幅作品時,確定歸屬權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這需要新聞機構、版權組織、技術提供商以及法律顧問共同努力,確立明晰的版權指南和所有權解決方案。監管機構在制定規則時,不僅需要遵守現行法律,還得與技術發展保持同步,這樣才能確保他們的規定既合理又有效。規範的制定應當鼓勵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同時預防可能出現的隱私侵犯以及不符合職業道德的行爲。 六 结 语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聞攝影作为记录历史片段、传达信息和影响观念的重要手段,其本质和作用正在被重新审视和定义。AI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图像的生产和处理方式,也对新聞攝影的道德规范、真实性标准和摄影师的职业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這樣一個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攝影師角色的重要性和不斷進化的必要性愈發明顯。攝影師不再只是捕捉圖像的操作者,更是故事的敘述者、倫理的守護者和技術的探索者。 在维护新聞攝影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过程中,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媒体机构、监管机构、高校和技术公司等各方都需担起责任,为摄影师的成长和适应新技术提供支持,也为图像内容的审核和评价制定清晰的标准和流程。■ (作者單位:蚌埠日報社) 本文刊登于《新聞世界》2024年第9期 原标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聞攝影探讨》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