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任何時候,她都保持著對新聞的熱情2025年05月 作者:高曉軍、張雨蝶 來源:雅安市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xwywck
簡介: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任何時候,她都保持著對新聞的熱情
4月28日,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融媒总编室负责人熊蕊又一次站在了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 ... 內容:
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任何時候,她都保持著對新聞的熱情
4月28日,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融媒總編室負責人熊蕊又一次站在了人民大會堂,參加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她此次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是全國72名上台領獎的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代表之一。 2022年10月,熊蕊作爲黨的二十大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後2區30排20號參加盛會。認真履職之余,她采訪坐在旁邊的黨代表巴中市通江縣鐵佛糧油管理站麻石庫點管理員蒲麗蓉,寫下通訊《人民大會堂後2區30排22號》,後獲四川新聞獎一等獎。 “任何時候,熊蕊都保持著對新聞的敏感和專注,保持著對新聞的熱情。”同在一個辦公室坐了8年的同事彭華認爲,她是個“天賦型”選手,在找選題寫報道這件事上很有靈性。 很多同行反複問過熊蕊一個問題,爲什麽總能有很多選題並做好?她總是給出同一個答案:因爲熱愛。 沖鋒陷陣的“女戰士” 4月15日15時28分,熊蕊正在參加新聞策劃會。手機“滴滴”響了一下,一條信息通知,她正式被評選爲全國先進工作者,將前往北京接受表彰。 “可以做點什麽報道,進京Vlog還是‘追星’?”熊蕊在策劃會上抛出想法。 一旁的雅安市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程普有些詫異但很快會心一笑,“此刻,先進工作者這個詞在她身上具象化了。她的成長並不是一蹴而就,但對新聞的執著始終如一。” 2009年大學畢業,熊蕊回到雅安,進入雅安日報社成爲一名記者。適應期很短,當時的部門主任高富華很看好她:“采寫回來的東西,總能超過預期。” 2013年“4·20”蘆山強烈地震,熊蕊是最早進入災區的記者之一。“會有沖動、有欲望,就是想要去現場,甚至來不及考慮是否會有余震、飛石,因爲新聞就在那裏。” 她獨自趕赴蘆山縣雙石鎮,采訪受災群衆、受災情況,寫出報道《雙石,堅強!雙石,自強!》,用細膩的筆觸講述身患乳腺癌的母親用手扒開廢墟,把孩子遞出來的故事…… 如果說記者奔走在突發事件第一線是本能,那麽關注國家大政方針、戰略部署代表著一種新聞素養。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記者要緊跟時代的脈搏。”熊蕊說。 她關注懸崖上的村莊——多次往返那條鑿在懸崖上的騾馬道,采訪時任全國人大代表、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黨支部書記駱雲蓮,記錄古路村的變遷,窺見中國農村脫貧奔康的曆程。 她關注災後重建——帶領采訪團隊,到“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重建新村,通過沈浸式體驗,推出融合創新作品《耍村兒》,描繪一幅真實、富有生活氣息的美麗鄉村畫卷。 熊蕊一直認爲,在人生的田野裏不斷播種,追隨一種強烈的沖動,便能打開一方天地。 2023年9月,她在《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最後一頁寫下這麽一段話:和大熊貓一起住在森林裏的人們,從風聲中走出來,長出一個模糊的輪廓,雖然,我還看不清這段文字裏每個人的長相。 寫下這段話時,她正在“努力看清這些人的長相”——她和程普聚焦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建設,准備通過口述實錄的方式,記錄護林員、土專家、科研工作者等30余人的故事,從而真實展現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進程。 2024年4月,熊蕊、程普共同著作完成的《同一個家園——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口述實錄》出版。 努力的人總能得到饋贈。據不完全統計,熊蕊曾獲省部級新聞獎60多個,其中四川新聞獎一等獎2個、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一等獎2個。憑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優秀表現,熊蕊被評爲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四川省優秀共産黨員。 “不務正業”的總編室負責人 2022年4月,中宣部、財政部、國家廣電總局等在全國遴選60家市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試點單位,先行先試探索地市級媒體融合改革之路。2022年底,作爲60家試點單位之一,雅安市融媒體中心成立,雅安日報社和雅安廣播電視台合二爲一。 拥抱媒体融合,已经初步具备新媒體思维的熊蕊,面对视频时代开始新一轮的转型。 第一次拿起手持穩定器錄制視頻,第一次成爲“出鏡”記者……從最開始的設備不聽使喚,到能自然地對著視頻進行拍攝,踩著媒體融合的節拍,她不斷探索,不斷嘗試。 2022年,熊蕊當選爲黨的二十大代表。進京履職期間,她牢記自己的“雙重身份”,既是一名黨代表,也是一名記者。她參與雅安日報和川觀新聞聯合推出的《黨代表新聞眼》系列Vlog欄目報道,完成“文字記者”到“全媒體記者”的蛻變。 在日常聊天中,她得知黨代表其美多吉的行李箱裏帶著一條潔白的哈達,希望能獻給總書記和黨中央,感謝黨中央對高原和偏遠山區的關心和關愛。爲此,熊蕊在《黨代表新聞眼》系列Vlog中策劃了一期“開箱”,並作爲特約主播通過鏡頭帶大家看看黨代表們從四川帶了什麽特別的東西去北京。 《黨代表新聞眼》系列Vlog共5期,發布後引起廣泛關注,總傳播量破億,點贊過百萬。 2024年,熊蕊競聘當選爲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融媒總編室負責人,參與中心采編業務日常管理工作。 “管理和业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不紧跟业务的变化,就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如今,熊蕊承担策划、统筹、协调等工作的同时,依然不忘记者的初心——3月份,她参与策划全新对话类新媒體产品《声音盒子》,并出镜担纲主持人开展采访。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她開始思考雅安國際傳播怎麽樣融入“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雅安市融媒體中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組織,率先在全省市州一級挂牌雅安國際傳播中心。 去年3月以来,她和团队深挖大熊猫和茶文化两大“IP”,发布228条海外传播作品,主创46条原创短視頻产品。 特別是在中法建交60周年、大熊貓科學發現155周年之際,她和團隊攜手郎朗基金會,制作由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傾情演奏的《熊貓》MV,在海內外平台發布推送。 在新崗位上,熊蕊覺得自己“像是個停不下來的陀螺”,即便這樣,對每個媒體産品依然堅持著專業標准。 這讓她和合作的同事都常常感到“痛苦”。 提起熊蕊对自己的“折磨”,新媒體编导徐珑源滔滔不绝:《党代表跑一线》的最后一期,到经开区补拍3次,反复对视频包装提意见,经过近10次修改后才有最终让大家喜闻乐见的作品;《英“熊”联盟》系列短視頻的文案写法新颖,倒逼着视频的呈现方式也要创新,“在网上现学现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视频制作”…… 徐珑源說,熊蕊是個有想法、值得合作的工作夥伴,“如果沒能達到預期,那就反複修改打磨,她經常鼓勵我們不斷去探尋自己的‘極致’。” 堅守初心的追夢者 對于自己的成長和目標,熊蕊也是明確而執著的。 “我熱愛新聞工作,這和園丁對園藝的熱愛沒有什麽本質區別。”小時候,熊蕊喜歡文學,喜歡看書、喜歡寫作,期待著長大後能找到一個和寫作有關的職業。2003年,在電視中看到記者到非典病房中采訪,她肅然起敬,成爲一名記者的願望在她腦海裏清晰。 父親希望熊蕊大學可以學金融專業,但她很堅定,一定要學新聞,“我們辯論了很久,最終我說服了他。” 大學至今,熊蕊與新聞打交道已有二十年。“大學時就是學生幹部,活躍分子,在學院裏的人緣特別好。現在的溝通協調能力估計是那會兒打下的基礎。”丈夫王侃和熊蕊是大學同窗,畢業後一同回到雅安紮根。 事業的順風順水,伴隨的是“加班”“忙碌”。 多年前,母親腦溢血住院,恰逢市委召開全會,她必須要完成一篇社論的寫作任務。怎麽辦?她把電腦搬到病床前,照料之余,見縫插針地碼字。父母體諒,讓她趕緊回去工作,但對于熊蕊而言,她想在工作和親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她當然也有煩惱,但她好像有一種很強的自我修複能力。”在王侃眼裏,熊蕊是個極少抱怨的人,情緒穩定,極少與人發生爭吵,“好像沒什麽事讓她覺得天快塌了,困難可能會讓她有挫折感,但很快她就會忘了,或者成爲她進步的動力。” 作爲一個母親,一個身兼多職的單位骨幹,熊蕊常常忙得前腳不著後腳。但她會努力抓住那些屬于自己的時間,不加班的周末,和女兒一起親子閱讀,在跑步機上看訪談節目。有段時間,她睡眠不好,淩晨不小心醒來,索性不睡了,萬籁俱靜時,寫點東西或者靜靜讀一會兒書。 微博是她的一處小小自留地,她在那裏用文字、鏡頭記錄下生活的瑣碎,寫下即刻的心情。她感歎“汪曾祺是個可愛的老頭”,用只言片語寫下白貓“板油”和女兒的故事,曬出自己烹饪的“醜醜的堅果恰巴塔”,她也會詩意地說“人、鳥和漢字,都睡著了”。 “從定下從事新聞工作的那一刻,這個夢想就將伴隨我的一生。”熊蕊相信,只有經曆一定的痛苦才能享有相配的喜悅,“成長過程中,難受過、煎熬過,但結果往往都不錯。我其實一直在享受著。” 連線全國先進工作者熊蕊 守正創新做好新聞工作 挖掘平凡勞動者閃光點 4月28日,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結束後,記者第一時間與全國先進工作者、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融媒總編室負責人熊蕊進行了連線。 熊蕊說,她以前采訪報道過多位雅安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他們身上不僅感受到了勞動的光芒,也激勵著自己學習勞模、成爲勞模。今天,十分榮幸能作爲全國先進工作者代表,參加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這份沈甸甸的榮譽,既是對她個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廣大默默奉獻的勞動者的褒獎。 熊蕊表示,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全國先進工作者”的榮譽有了更深理解,也讓她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新聞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作爲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她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守正創新做好新聞工作,深入基層挖掘平凡勞動者的閃光點,通過報道傳播勞動光榮的觀念,帶動更多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同時,將以更高標准要求自己,提高專業素養,在新聞工作中勇于創新,爲時代抒懷、爲人民抒寫、爲正義抒聲。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