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子總出錯?看看這兩家媒體的妙招:一個靠考,一个靠 “智”2025年08月 作者:陳湘 來源:傳媒茶話會公衆號 責任編輯:xwywck
簡介:稿子總出錯?看看這兩家媒體的妙招:一個靠考,一个靠 “智”
導讀
近段時間,不得不說,在文稿質量把控方面,媒體可謂“煞費苦心”:
有媒体内部举办“捉虫大赛”,从采编经营到党务行管,干 ... 內容:
稿子總出錯?看看這兩家媒體的妙招:一個靠考,一个靠 “智”
導讀 近段時間,不得不說,在文稿質量把控方面,媒體可謂“煞費苦心”: 有媒体内部举办“捉虫大赛”,从采编经营到党务行管,干部职工们纷纷化身“啄木鸟”,掀起“咬文嚼字”热潮;还有媒体自曝“家丑”,用其纸媒为新媒體端作品更正差错;更有媒体公开发布“有奖纠错”告示,一处最高奖励200元。 這些字斟句酌背後的較真勁兒,實則源于“文稿質量無小事”的行業共識——編校差錯的殺傷力,往往藏在細微處。 數據顯示,第34屆中國新聞獎審核委員會曾對360件作品給出了742條審核意見,其中一些差錯都極爲微小、低級,卻導致不少作品因此錯失參評機會。 對媒體而言,編校差錯好像總是“防不勝防”。那麽,在把關防錯上,媒體探索出了哪些新舉措?實際效果如何?
這些編校新招有實效! “‘采編隨身考’小程序上線兩年多來,從報社每周的《審讀周報》可以看到,稿件的重複性、低級性差錯逐漸少了,標題差錯幾乎沒有,也沒有發生過重大政治性差錯。”杭州日報主任編輯、辦公室副主任張蔚蔚這樣說道。 啥是“采編隨身考”? 2023年4月,杭州日報推出“采編隨身考”小程序,作爲“采編工作把關防錯閉環管理辦法”中的一項措施,該小程序將采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點、易錯知識點,尤其是每周《審讀周報》發現的高頻差錯或典型差錯編成題庫,供采編人員全天候自主參與作答。推出至今,該題庫已有1900道題。 在該小程序裏,采編人員不僅能鞏固學習編校知識,還能得到“返點獎勵”,彌補之前因出現差錯而被扣罰的“采編質量點數”,進而爭取滿足年度評優條件。據了解,每人每年采編質量點數初始值爲100點。 媒體行業裏,采編人員因差錯受罰、因糾錯得獎的機制並不新鮮,但像“采編隨身考”這樣,將學習、考核、激勵與采編工作深度融合的數字化工具,還實爲少見。 實際效果如何?數據顯示,2023年度,杭州日報86%的采編人員的采編質量點數超過90點,中位數爲99點。2024年度,85%的人的采編質量點數超過90點,中位數爲99.5點。 過去,“把關防錯”多是制度文件中的硬性規定,如今,“采編隨身考”以一種輕松又較真的方式,讓其成爲采編人員茶余飯後、休息時間願意主動學習的“日常功課”,提升著整個團隊的編校水平,可以說是爲媒體編校質量把控開辟了新路徑。 無獨有偶,在文稿質量把控方面,南方日報也摸索出了自己的編校“奇招”:智能校對系統。 2016年,在曆時4年的研發打磨後,南方日報自研的初代智能校對系統(單機版)投入使用。該智能校對系統依托南方日報要聞部審校團隊日積月累的審校詞庫,能精准識別普通文字差錯、事實差錯、政務性差錯、輿情類差錯等問題。 据介绍:“智能校对系统推出初期,先在新媒體校对业务中使用,校对差错至少减少一半,效率提高一倍。根据全员使用前后一个月的内部数据比对,当月自检刊发差错就减少了20多个(含报、端),之后差错逐月递减,过去常见的差错现在已极少看到,严重差错近几年几乎没有。” 随着新媒體审校需求的持续增加,南方报业陆续在各平台部署了在线审校系统。由于要闻部审校团队校对范围包括南方日报、南方+、学习强国广东平台、两微等,审校词库收集的数据相比单一介质更为全面,因此持续发挥赋能作用,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将审校数据共享给集团在线审校系统,服务网端审校安全。 媒體如何研發、運維編校系統? 在當前媒介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對媒體而言,想要研發一套可行、有效的編校系統,技術早已不是“卡脖子”的難題,關鍵在于如何讓編校系統長期有效地運行,以匹配日益豐富的內容形式。 換句話說,研發技術要考慮,媒體自身的情況、需求更要考慮。 對于自身研發技術較弱的媒體,切勿盲目追求“大而全”的自建系統,要立足實際出發。 通過深入了解杭州日報“采編隨身考”的研發與運維實踐,發現其提供了一條可借鑒的思路。 其核心邏輯是:以最小成本滿足核心技術需求,讓專業團隊主導內容,並以動態機制保持程序活力。 張蔚蔚介紹,“采編隨身考”是杭州日報社技術部門的工程師與第三方公司共同研發的。比如,基礎答題程序由報社技術部門委托第三方公司研發,每年費用數萬元。其他的一些輔助功能,比如排名、發布編校質量點數等,由報社技術工程師自己研發。 最重要的是,該小程序的題目內容,由杭州日報最了解編校痛點的審讀組原創,確保題目內容盡可能貼近當下新聞或時事,盡可能模擬本地的采編工作實際。 据了解,审读组由杭州日报办公室一位有着近30年采编经验的分管领导负责日常运行,抽调3名专职审读员和多名兼职校对组成。其中专职审读员是资深记者编辑转岗,兼职新媒體审读人员中多位从事校对工作20年以上。 可見,杭州日報“采編隨身考”小程序從誕生之初就緊扣實際,實現“花小錢辦大事”。 在程序運維方面也是分工明確:技術運維由報社技術部門負責,題庫由杭州日報審讀組負責。 “爲確保題庫的准確性與時效性,審讀組遵循‘與時俱進、與人俱進’的原則,更新小程序題目內容,”張蔚蔚說。 “與時俱進”是根據每年不同時間節點的重大時事,題庫題目不斷與時俱進。比如杭州亞運會前,審讀組精心梳理出一些易錯點,編成題目放到隨身考,給大家提前演練,取得實效。“與人俱進”則是根據《審讀周報》的差錯情況不斷調整出題內容和方向,同時根據采編人員做題得分情況,靈活改動題型、增加題目難度。 此外,采編人員在答題過程中也可向審讀組反饋問題,形成“出題—做題—反饋—修正”的閉環,保障題目內容質量。這種動態調整機制也讓小程序始終貼近實際工作而運行,避免淪爲僵化的“題庫倉庫”,進而切實提升采編人員編校水平。 對于有研發技術基礎的媒體,可依托內部技術與業務積累,構建貼合自身業務場景的深度定制化系統。 南方日報智能校對系統的研發與運維實踐,則驗證了該路徑的可行性。 一方面,智能校對系統的研發依托內部技術,瞄准業務痛點,敢于自主攻堅。 南方日報的審校系統研發始于2012年,當時紙媒仍是主要業務陣地,版面數量多,人手與把關壓力大,有技防需求,而市場上並無合適的校對軟件。 “要聞部有積累編校詞條的好傳統。”南方日報要聞部副主任林旭娜介紹,在媒體融合轉型過程中,一線人員和決策層都意識到媒體“人防加技防”相結合的重要性,並將集體智慧與個人探索相結合。愛好技術的資深校對馮志堅,與審校室的同仁一同鑽研將編校詞條與技術相結合,最終完成了要聞審校系統的開發。 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智能校对系统,能实现自给自足、持续迭代,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实际需求,还在后续媒体融合转型中满足实际校对需要,成为南方日报应对新媒體审校业务剧增的关键工具。 另一方面,建立技防小組進行詞庫運維,達到實時優化,增強專業性。 一開始,詞條主要來自日常差錯收集,2023年底開始,南方日報要聞部正式成立審校技防小組,除了日常差錯收集,重點增加主題性分析和前瞻性詞條整理,組員分領域協作收集材料錄入詞庫,如近期重要提法、官員任免信息、新出現表述等,爭取“跑在差錯前面”。如今,該系統詞庫量達到了32萬條。 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讓智能校對系統的實用性越來越強。目前,南方日報智能校對系統不僅能識別基礎文字差錯,還能精准攔截變體差錯、跨行跨段落差錯,尤其強化政治性重要差錯攔截能力。同時,根據編輯與校對人員不同的使用場景、需求,部分編輯的特殊需求會提供專門的個性化版本,真正實現技術適配與業務需求的統一。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日報爲方便編輯校對稿件,還將在線版校對系統與方正采編系統打通,實現一鍵校對。 可以說,南方日報這種“自主研發+持續叠代+場景適配”的模式,不僅讓系統成本可控,更使其能深度融入采編流程,成爲內容質量的堅實屏障。 這些難點須注意! 其實不難發現,無論是杭州日報的“采編隨身考”,還是南方日報的智能校對系統,均印證了媒體編校措施的核心價值不在于技術的“高大上”,而在于能否貼合自身業務場景、解決實際編校痛點。 如今,不少媒體都在推出相應的編校系統,但在研發實用、准確的審校系統過程中,以下幾點需要重點關注: 一是,以全局思維,築牢技術根基。 技術固然重要,但不可脫離自身媒體架構。對于擁有報、網、端等多平台的媒體,如果在設計與研發初期缺乏全局思維、沒有統一技術邏輯,則極易造成各平台系統“各自爲政”。 林旭娜認爲,這種分散化建設不僅會導致後期系統難以相融互補,還會降低整體使用效率。 二是,盤活固有編校資源,支撐編校系統准確性。 編校系統的精准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媒體長期積累的自有數據資源。杭州日報與南方日報的經驗顯示,編校系統的准確性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對日常差錯的收集。這些對固有編校經驗、曆史數據的深度挖掘與活化利用,是編校質量提升的“源頭活水”。 三是,注意人機協同,強化編校人員專業素養。 編校系統始終是輔助工具,不能替代采編人員的主觀判斷與專業能力。媒體須在依托系統提升效率的同時,通過培訓、競賽、輪崗等多種形式,持續強化采編人員的把關意識和業務水平。 据张蔚蔚介绍,除了“采编随身考”小程序之外,杭州日报还通过安排新入职人员到检校审读、新媒體编辑等岗位轮训、每年组织2次“随身考”竞赛、组织编校业务沙龙、把校对人员送出去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大家把关防错的意识和业务能力。 南方日報則通過常態化組織審校業務培訓交流等方式,集思廣益,讓更多的采編人員、審校人員在分享交流經驗的同時,拓寬眼界,持續提升把關能力。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