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宣傳寫作實戰:資深記者姚贛南揭秘智能寫作實戰技巧2025年03月 作者: 來源:互聯網 責任編輯:xwywck
簡介:AI+宣傳寫作實戰:資深記者姚贛南揭秘智能寫作實戰技巧
暨第二期宣傳工作者AI賦能訓練營在京舉行
本网讯 3月8日,由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香港经济导报原驻京首席代表、高级记者姚 ... 內容:
AI+宣傳寫作實戰:資深記者姚贛南揭秘智能寫作實戰技巧 暨第二期宣傳工作者AI賦能訓練營在京舉行
本网讯 3月8日,由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香港经济导报原驻京首席代表、高級記者姚贛南主讲的“宣传工作者AI赋能训练营”(第二期)在北京宋庄三昧艺术馆圆满落幕。本次活动聚焦AI工具在新聞寫作、公文创作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吸引了众多宣传从业者参与。姚老师结合自身经验,系统分享了AI工具的高效使用策略与新闻创作的核心技巧,为传统宣传工作注入“智能新动能”。 高級記者姚贛南
AI工具測評:選對助手,效率翻倍 姚贛南老師現場講解了多款主流AI寫作工具的功能與適用場景: 熊貓辦公:適合快速生成辦公模板、視頻素材、PPT及教案,付費用戶可解鎖每日定量高效産出; 騰訊元寶:騰訊推出的大模型,適合多文種需求用戶; DeepSeek、訊飛星火、豆包:免費工具中的“性價比之選”。 “工具無優劣,關鍵在適配。”姚老師強調,使用AI需突出個人風格,避免同質化。例如,將領導講話轉化爲新聞稿時,需結合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並融入環境描寫、人物語言等細節,使稿件既有框架又不失溫度。 新聞寫作实战:AI是伙伴,而非替代 針對新聞創作,姚贛南老師提出“三步法”: 1. 明确受众与主题:精准定位读者需求,提炼核心标题; 2. 善用AI提效:输入提示词生成初稿,利用“积木式”修改功能优化结构; 3. 人工润色点睛:加入情感表达与细节描写,避免AI语言过于机械。 他以“兩會報道”爲例,演示如何通過輸入“廣場、紅旗、提案”等關鍵詞,快速生成新聞框架,再結合采訪素材補充深度內容。“AI能完成80%的基礎工作,但最後的20%必須由人把控--這才是作品的靈魂。” 課間休息時,姚贛南老師積極解答學員疑問。 避坑指南:警惕AI的“隱形短板” 盡管AI工具優勢顯著,姚贛南老師也指出其潛在風險: 人文關懷缺失:教案結尾若用“感謝聆聽”,易顯上下級不對等,需調整爲更平等的表達; 錯誤信息傳播:部分工具可能混淆概念,如把作家“茅盾”錯寫成“矛盾“,應指出其錯誤,並人工改正; 觀點偏差:不同AI對同一問題答案不一,使用者需具備辨別能力。 公文與詩詞:傳統文體的智能突圍 除新聞領域,姚贛南老師還分享了AI在公文、詩詞創作中的創新應用: 公文寫作:如嚴格區分“請示”與“報告”,避免口語化表達,會議紀要需精簡核心結論; 詩詞創作:如輸入關鍵詞生成意境,再調整押韻與風格。他現場展示藏頭詩案例,引發掌聲。 個人成長:構建知識庫,打造獨特IP “AI時代,知識管理比工具更重要。”姚贛南老師呼籲從業者建立個人知識庫: 資源整合:利用雲筆記、騰訊微雲等工具分類存儲資料; 風格沈澱:通過長期使用固定AI工具投喂模型,形成獨特文風; 持續學習:關注高考作文題等趨勢,提升對AI生成內容的判斷力。 姚贛南老師同線下部分學員合影留念 本次训练营不仅为宣传从业者提供了AI工具的操作指南,更重新定义了人机协作的边界。在“内容为王”、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媒體时代,掌握“人工+智能”双引擎的创作者,必将抢占传播制高点。 (文圖/大齊)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