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記者如何“補短板、強弱項”?2025年06月 作者:張炜 來源:新聞世界公衆號 責任編輯:xwywck
簡介:攝影記者如何“補短板、強弱項”?
導讀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聞攝影和摄影记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补短板、强弱项”成为摄影记者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别阐述摄影记者“四力”内涵 ... 內容:
攝影記者如何“補短板、強弱項”?
導讀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聞攝影和摄影记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补短板、强弱项”成为摄影记者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别阐述摄影记者“四力”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摄影记者增强“四力”、练就真本领的路径。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這是對包括攝影記者在內的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爲攝影記者提高站位、提升綜合素質、跟上新時代發展趨勢指明了方向。 一 “補短板、強弱項”成爲攝影記者的當務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新聞攝影事业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进入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队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优秀的摄影记者凭借自身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新时代脱颖而出;另一部分摄影记者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已经成为新时代摄影记者的当务之急。 (一)配圖時代:攝影記者存在明顯短板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媒體發展還處在探索階段,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是媒體的主力軍,內容形態方面,文字報道是主體,新聞照片的地位和作用未得到足夠重視,照片主要充當美化版面和配合文字的角色。這一階段可稱之爲“配圖時代”。 因爲是配角,所以媒體對攝影記者的要求也不高。攝影記者一般不需要撰寫文字稿,只需要能寫簡短的圖片說明即可,因此當年攝影記者總體上綜合素質和文字表達能力等基本技能存在欠缺。 由于新聞照片是配角,所以很多攝影記者缺少主觀能動性,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坐等版面編輯下達指令去拍攝;普遍存在以下短板:快門按得多,讀書寫字少;浮光掠影多,深入采訪少;因循守舊多,新穎畫面少等。 (二)讀圖時代:攝影記者水平參差不齊 1990年8月,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聞攝影研讨会在银川举行,这次会议确定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新理念,推动了我国新聞攝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新聞攝影的变革期、发力期,一直到21世纪的头十年,是中国新聞攝影发展的黄金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媒体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以都市报为主体的市场化媒体蓬勃发展,“图文并重 两翼齐飞”的理念深入人心,新闻照片成为媒体的“宠儿”,这一阶段是新聞攝影的高光时刻,可称之为“读图时代”。 讀圖時代,攝影記者的地位和作用凸顯,媒體對攝影記者的要求也水漲船高。這個時期的很多骨幹攝影記者綜合素質明顯提升,他們通常具備機智靈活的頭腦、深入基層的能力、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得心應手的拍攝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但攝影記者隊伍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出現兩極分化,只會按快門、不會寫稿的攝影記者越來越難以立足。一些攝影記者仍存在如臨場發揮多,提前策劃少;埋頭拍照多,開口交流少;我行我素多,受衆意識少等短板。 (三)融合時代:攝影記者面臨重大挑戰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第二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全国新闻媒体掀起了新一轮自上而下的主动变革。新聞攝影迎来了媒体融合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 99.9%。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工具,移动互联网成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主战场。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用户大量流失,众多纸媒面临生存危机。曾经是媒体“宠儿”的新聞攝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一,传播渠道发生根本变化,印刷媒体不再是新闻照片呈现的主场,智能手机独霸天下,新闻照片面临小屏幕的挑战;其二,传播内容方面,“有声有色、动感连续”的短視頻成为新时代的宠儿,静态的新闻照片被短視頻抢走风头;其三,摄影主体方面,“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庞大的摄影爱好者群体中藏龙卧虎、高手云集,职业摄影记者面临更高职业标准的挑战。 二 攝影記者增強“四力”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融媒體時代是“內容爲王”的時代,優質內容永遠是市場的“寵兒”,新時代對攝影記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准,面對挑戰,攝影記者必須在實踐中增強“四力”,才能克服自身短板、提升素質、轉變作風,跟上新時代的步伐。 首先,攝影記者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攝影記者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 其次,摄影记者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核心技能。新媒體时代,摄影记者的功能和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摄影记者从新闻照片生产者向全媒体影像产品创作者的方向转型。摄影记者必须遵循新聞攝影的传播规律和新媒體的发展规律,树立互联网思维、用户意识和产品理念。除了提升新聞攝影的核心技能外,摄影记者还要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文字表达能力、视频拍摄和制作能力、新媒體分发能力等“十八般武艺”,成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 三 攝影記者如何增強“四力”、練就真本領 增強“四力”是提升新聞工作者素質和戰鬥力的必由之路。對攝影記者來說,腳力是基本功,眼力是看家本領,腦力是制勝法寶,筆力是文才武略。攝影記者只有練就“鐵腳板,強眼力,活頭腦,好筆頭”,才能更好地“爲時代寫真,爲人民留影”。 (一)攝影記者必須深入基層練就“鐵腳板” 千裏之行始于足下,腳力是攝影記者的“基本功”。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曾說:“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爲你離得不夠近。”這句攝影箴言揭示了深入核心現場的重要性。 1.什麽是攝影記者的腳力? 摄影记者的脚力指的是摄影记者深入一线、贴近群众的能力。新聞攝影的对象是现场的人和事,新聞攝影不能闭门造车,抵达新闻现场是摄影记者采访拍摄的前提。没有双脚的抵达,摄影记者的手指就没有按下那个捕捉决定性瞬间的机会,所以说“脚板底下出照片”也不为过。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如果迈不开腿,不能深入现场,而是走马观花式地采访、浮光掠影式地拍摄,不可能捕捉到有价值、有新意的瞬间。 2.攝影記者如何增強腳力? 首先,攝影記者要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始終保持人民情懷。攝影記者必須走向街頭巷尾,踏入田間地頭,深入基層一線,從群衆中發現新聞故事,才能捕捉到“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攝影作品,才能定格直擊人心的決定性瞬間,才能傳遞催人奮進的正能量和主旋律畫面。 其次,“鐵腳板”是走出來的。攝影記者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要練就跋山涉水的能力、勤于奔波的耐力、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辭辛苦的承受力。天道酬勤,只有腿腳勤快才能接近新聞的核心現場,才能獲知第一手的新聞線索。腳力所及範圍越大,攝影記者看到的人和事就越多,攝影報道的素材積累也越多;腳力所及深度越深,攝影記者對新聞本質的理解越深刻。 近年來,新聞戰線湧現了一批增強“腳力”的優秀攝影記者,拍攝了大量産生重大社會影響的優秀攝影作品。例如,2022年9月,新聞照片《汶川哥哥》全網風行,感動了無數網友。這是新華社攝影記者沈伯韓深入四川泸定地震震區拍攝到的感人瞬間。如果沒有爬鋼梯、溜繩索、坐沖鋒舟、過獨木橋、徒手爬山的“腳力”,就不可能在一線拍攝到這張感人至深的照片。 (二)攝影記者必須關注細節練就“慧眼” 摄影是视觉艺术,新聞攝影的主要任务是记录和传播新闻事实的视觉信息。摄影从寻找拍摄线索、发现拍摄对象、框选拍摄画面、定格典型瞬间都离不开眼力。 1.什麽是攝影記者的眼力? 攝影記者的眼力是指發現能力、觀察能力、辨別能力和審美能力等綜合能力,眼力是攝影記者的“看家本領”。新聞現場從來不缺少亮點,只是缺少發現亮點的眼睛。在新聞現場,一個有經驗的攝影記者能夠冷靜觀察,善于發現亮點和細節,判斷傳播價值大小,然後才能定格決定性瞬間。 2.攝影記者如何增強眼力? 攝影記者都渴望練就一雙善于發現新聞的“慧眼”。但眼力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與攝影記者的綜合素質密不可分的。增強“眼力”的前提是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開闊眼界,提升新聞敏感度,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和審美能力。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擁有敏銳的眼力離不開提前策劃和精心准備,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現場“眼到擒來”。有了精心准備,抵達新聞現場後,攝影記者才不會被紛繁複雜的現場情況幹擾。通過冷靜觀察了解現場大致情況,對拍攝場景和角度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地拍攝。攝影報道的特點是擅長從“小”處入手,以小見大,所以記者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細節上,尤其是最能揭示新聞本質的典型場景和細節。 新京报摄影记者郑新洽拍摄的图片故事《重庆山火救援实录 热血“长城” 凡人大义》是一组以细节见长的优秀摄影作品,记者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在纷繁复杂的新闻现场寻找细节,拍摄了系着蝴蝶结的女骑手、送物资时受伤的骑手等感人瞬间,该图片故事播发后成为网络爆款,在海内外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最终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三)攝影記者必須勤于思考練就“活頭腦” 腦力指人的大腦所具有的學習、記憶、想象、思考等能力。腦力是新聞工作者“四力”的核心,是“四力”的總指揮和總策劃。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攝影記者腦力的重要性並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在配图时代,摄影记者通常被认为是体力劳动者,在一些人眼中,摄影记者的体力似乎比头脑更重要。直到读图时代,新聞攝影不再是文字报道的附庸,摄影工作既是体力劳动更是脑力劳动的观念得到认可,大家认识到决定新聞攝影成败的关键不再是体力,而是脑力。 1.什麽是攝影記者的腦力? 摄影记者的脑力是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是摄影记者从事新聞攝影的制胜法宝。其中“思想过硬、创新有力”是摄影记者脑力的主要内涵。摄影记者拍摄前的策划需要思考,拍摄时为了创新表现手法和捕捉最佳瞬间需要思考,拍摄后为了更好地呈现影像产品需要思考,播发后分析用户反馈以便改进工作需要思考,总之思考和创新贯穿新聞攝影“策采编播馈”等各个环节。 2.如何提升攝影記者的腦力? 首先,攝影記者要打造思想過硬的腦力。腦力是“四力”統領,只有提升攝影記者的思想理論水平才能發揮“四力”的綜合作用。提高思想理論水平離不開學習與實踐,只有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才能具備科學思維能力,才能有出色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摄影记者要打造善于创新的活头脑。在新聞攝影实践中要多动脑、勤思考,尤其要树立创新意识。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摄影语言、拍摄手法、传播形态等方面的创新。 中新社攝影部原主任、範長江新聞獎獲得者賈國榮的攝影作品《杠上爭鋒》榮獲第57屆荷賽體育動作類組照一等獎,這組照片抓取運動員的一連串抓杠離杠瞬間,動靜結合、虛實對比、殘缺構圖等新穎表現手法與傳統體育攝影手法迥異,令人耳目一新。這組照片的成功再次驗證了“腦力”是攝影記者的制勝法寶。 (四)攝影記者必須善于表達練就“好筆頭” 腳力、眼力和腦力最終要依靠“筆力”來表達,筆力是“四力”的集中體現和最終輸出,如果筆力不濟,那麽前期的腳力、眼力和腦力都無法産生實際效果。 1.什麽是攝影記者的筆力? 對攝影記者來說,筆力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二是攝影記者運用攝影工具(相機、手機、航拍器等器材)的能力,即攝影技能。過硬的攝影技能和寫作能力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攝影記者文武雙全的“筆力”。 “筆杆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媒體發展探索階段,攝影記者的筆力卻長期被忽視。在配圖時代,重拍攝輕文字的觀念很普遍,對攝影記者的動筆能力要求不高,圖片的文字說明一般只有寥寥數十字,甚至有時候幹脆不需要攝影記者動筆,文字記者和編輯直接代勞。直到讀圖時代,攝影記者的動筆能力才開始受到重視。 融媒体时代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笔力”要求。摄影记者不再是简单的新闻照片拍摄者,更是影像产品的创作者。摄影记者既要会拍照也要会拍视频,既要会写文案能做视频后期,还要熟悉网络平台的运作规律、语言风格和呈现方式,了解新媒體用户的需求,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和故事,打造更多新闻影像的“爆款”作品。 2.攝影記者如何增強筆力? 全民摄影时代,摄影记者作为摄影“职业选手”,唯有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才能无愧于时代,除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摄影技能外,加强学习专业摄影理论和知识不可或缺。随着科技进步,无人机、穿越机、全景相机等新摄影器材推陈出新;航拍摄影、全景摄影、延时摄影、即拍即传等新摄影技术层出不穷;摄影记者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新媒體时代,新闻时效大幅提升,首发与后发的传播效果大相径庭。摄影记者必须熟练操作相机、手机和电脑软件,提高拍摄和传输效率,争分夺秒抢发稿件。必要时还要在现场进行图文或视频直播。 除了攝影技能外,寫作能力也是融媒體時代攝影記者的“標配”。很多攝影記者之所以不能下筆成章,並非文字表達能力不夠,關鍵是缺乏新聞素材,無從下手。所以,攝影記者在新聞現場不能做沈默的拍照者,而要做口勤、筆勤的采訪者、記錄者。只有深入采訪才能獲得第一手新聞素材,有了足夠鮮活的新聞素材才能“下筆如有神”,寫出生動感人、接地氣的優秀新聞作品。 例如,2016年5月24日新京報刊發了該報首席記者陳傑獨立采寫的攝影報道《懸崖上的村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最終促成了這座位于四川大涼山腹地的小山村發生巨變,成就了一個精准扶貧的奇迹。這個奇迹的誕生與陳傑過硬的“筆力”密切相關,正是記者憑借出色的攝影技能和深入的采訪,才有了精彩的瞬間和幹貨滿滿的文字,兩者共同成就了這篇攝影報道典範。 四 结 语 歸根結底,優秀攝影報道的産出是攝影記者提升“四力”的集中體現,“四力”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發揮最大效能,才能推出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優秀攝影作品。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聞攝影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挑战面前,摄影记者必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科学认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努力在新闻实践中增强“四力”,才能在融媒体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單位:中國新聞社攝影部) 本文刊登于《新聞世界》2025年第1期 原標題:《融媒體時代攝影記者增強“四力”路徑初探》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