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丨詳解《經濟日報》頭版頭條深度調研報道如何開頭2025年08月 作者:吳兆吉 來源:吳聊公衆號 責任編輯:xwywck
簡介:案例分析丨詳解《經濟日報》頭版頭條深度調研報道如何開頭
通訊如何開頭?
有的通訊員認爲,通訊的開頭和消息的導語一樣,要用最精煉的語言,揭示新聞最重要的內容。
也有通讯员认为,通讯的 ... 內容:
案例分析丨詳解《經濟日報》頭版頭條深度調研報道如何開頭
通訊如何開頭? 有的通訊員認爲,通訊的開頭和消息的導語一樣,要用最精煉的語言,揭示新聞最重要的內容。 也有通訊員認爲,通訊的開頭可以設置懸念、描繪場景,甚至引用古詩詞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其實,通訊的開頭不必拘泥于某種形式,不必包含全部新聞要素,可以有更多的描寫、抒情,也可以通過情節或氣氛的渲染引人入勝。我們常見的開頭有概括式、描寫式、引語式、懸念式、提問式、結論式等多種。 今天,我們以2025年8月《經濟日報》頭版頭條3篇深度調研報道爲例,學習中央媒體的重磅報道如何開頭。 這3篇報道的主題也很有代表意義,分別是生態、農業、工業。 第一篇:《賦能塔拉灘》(8月4日頭版頭條): 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 “中華水塔”“三江之源”,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核心區域,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生態地位舉足輕重,生態責任艱巨重大,其經濟社會發展一直受到黨中央高度關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到青海考察,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提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爲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在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更大進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等重大要求,並親自擘畫了“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産業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的産業發展藍圖。 青海湖之南、黃河岸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南州”)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爲引領,堅決扛起生態保護重大政治責任,堅持所有發展都賦予生態保護和實現綠色發展的意義,順應國家能源轉型大勢,心無旁骛、因地制宜發展清潔能源,加快建設現代化綠色産業體系,走出一條將資源優勢轉變爲經濟優勢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隨著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産業強勢崛起,昔日的不毛之地,成爲植被覆蓋率超80%的生態綠洲;昔日傳統農牧業大州,成爲清潔能源高地——海南州的嬗變,生動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 第二篇:《服務強農》(8月11日頭版頭條):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在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産業的新階段,以發展農業生産性服務業爲重點,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 作爲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農業社會化服務是指各類經營性服務主體爲農、林、牧、漁各産業發展所提供的産前、産中、産後專業化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爲基礎、合作與聯合爲紐帶、社會化服務爲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把小農戶服務好、帶動好。 近年來,在政策護航和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農業生産性服務業加速崛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成爲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與“定盤星”。 第三篇:《洛軸之路》(8月28日頭版頭條): 現代機械,只要有轉動,就會有軸承。被稱爲“工業關節”的軸承,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零部件。 2025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在洛軸智能工廠,總書記說:“我們堅持走自主發展實業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工業、制造業,這條路是走對了!” 這是一條堅持發展實業之路,也是一條堅持自主創新之路。 始建于1954年的洛軸集團,71載風雨兼程,打造出“中國軸承”的金字招牌。研發生産的軸承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風電等諸多領域填補國內空白,産品系列涵蓋九大類型、3萬余種,有內徑6毫米的“袖珍款”,也有外徑15米的“巨無霸”,保持尺寸最大、精度最高、結構最複雜、零件最多等多項行業紀錄。 一、總體賞析 這3篇報道的開頭都具有高站位、大格局、強導向的鮮明特點,將政治性、思想性和新聞性融爲一體,能夠迅速讓讀者理解事件的經濟意義、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 金句引領,緊扣國家宏觀政策。開篇即點明主題與國家核心戰略的緊密聯,如“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現代機械,只要有轉動,就會有軸承。被稱爲‘工業關節’的軸承,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零部件。”直接將報道高度提升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層面。 語言凝練,邏輯缜密層層遞進。金句之後,開始闡述背景,並以具體案例切入,如青海的地理區位—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嬗變,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自主創新—洛軸集團的成就,由虛入實,由大及小,引導讀者自然進入報道主體。 二、分別賞析 (一) 《赋能塔拉滩》 排比造勢。以3個“最大”開場,文采斐然,氣勢磅礴,將青海的生態地位提升到非常高度。 引述有力。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到青海考察,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親自擘畫産業發展藍圖,賦予報道深厚的政治內涵。這是國家頂層設計在地方的生動實踐。 對比強烈。“不毛之地”與“生態綠洲”、“傳統農牧業大州”與“清潔能源高地”的強烈對比,展現了“兩山”理念的豐碩成果。 那麽,海南州是如何嬗變的呢?引出“一部海南史,半部治沙志”的發展過程,以及“追光逐日”的探索,最終闡明“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二)《服務強農》 論點開篇。“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對仗工整,斬釘截鐵,將“強農”視爲“強國”的先決條件和基礎工程,強調了農業在國家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奠定了報道的高度。 精准定義。解釋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意義,它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並對其作了進一步解釋。 層層深入。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政策護航和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成爲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與“定盤星”。 那麽,服務如何強農呢?記者深入山東、安徽、浙江、廣東、湖北、江西等地深入采訪,探尋答案。 (三)《洛軸之路》 常識入手。“現代機械,只要有轉動,就會有軸承。”自然而然地將“軸承”這個專業名詞引出,並將其形象地比喻爲“工業關節”,化抽象爲具體,讓讀者可知可感。 高層肯定。引用總書記在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的直接引語,肯定了“走自主發展實業的道路”的正確性,豎起了“發展實業”“自主創新”的旗幟。 硬核出場。在簡單的集團公司介紹之後,用“3萬余種”“6毫米”“15米”等數據,以及“填補國內空白”“保持多項行業紀錄”等榮耀,將集團公司的雄厚實力和行業地位推到讀者面前,進一步展示了“自主創新”的價值。 那麽,洛軸集團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呢?既要跑得快,也要跑得穩,還要讓用戶、讓國家、讓黨和人民信得過。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