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水餃裏的輿情公開課2019年02月 作者:陶鳳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前進者
簡介:
发酵两天后,猪瘟水饺终于有了企业端明确的致歉。2月17日,就灌汤水饺在多地检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事件,三全食品首次公开发声,对此事给广大消费者造成的困扰和不便表示歉意。在此之前,三全食品 ... 內容:
發酵兩天後,豬瘟水餃終于有了企業端明確的致歉。2月17日,就灌湯水餃在多地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事件,三全食品首次公開發聲,對此事給廣大消費者造成的困擾和不便表示歉意。在此之前,三全食品方面回應稱,該事件公司已關注,但沒有收到相關權威部門的通知。 或許是此前的回複太過“簡明扼要”,內容不夠詳實具體,或許是相關部門的通知並未公開發布而是間接被媒體核實,人們對沒道歉之前的三全及整個事件的披露並不滿意。網友嘲諷事關生命安全的大事,幾乎要在明星娛樂新聞的掩護下蒙混過關了,微博評論數量還不及明星翟天臨致歉的零頭多。 水落石出之際,恰是反思最好的時機。從輿論最初的冷漠到企業模棱兩可的回應、捕風捉影的網絡謠言、亢奮澎湃的網絡情緒、信息公開的民衆呼籲、集中常見的媒體求證、飽受爭議的監管態度……當質疑、關切、追問甚至謠言統統退場後,公民知情、企業配合、政府監管糅雜多重元素的信息公開課也浮出水面。 這本是個普通的疫情事件。但比起非洲豬瘟,對非洲豬瘟的無知往往更可怕。本月中旬,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目前疫情呈點狀發生,總體可控。不過,和任何疫情的危險一樣,疫情已形成了一定汙染面,疫情傳播途徑錯綜複雜,風險難以完全阻斷,且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這是面對非洲豬瘟的基本常識。 按照食品科學專家的解釋,豬瘟對于豬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傳染病,並非人畜共患病。雖然打消了人畜共患的疑慮,但食品出現了豬瘟不代表企業無過,政府無責。以三全爲代表的食品快消企業,最怕的是産品安全危機。政府的焦慮,實際上與企業的緊張情緒類似,都是輿情回應機制不夠及時帶來的被動後果。 謠言可惡,卻是真相遲到後的産物。信息不暢通或滯後引發社會誤解,由于信息傳播途徑本身又是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在傳播過程中時常會伴有“噪音”的出現。輿情洶湧背後,時常是個體無知無力的集中爆發。這種無知會帶來不安,無力則會帶來憤怒。現實能否順遂人心,需要公共安全體系和市場監管配合。前者是維護公民社會保障的底線,後者是劃定企業安全生産的紅線。 當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一味地“捂被子”已不是明智且有效的做法,要主動說、搶先說、派專人說,大方主動地公開信息,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能對網絡輿情進行有序引導,從而掌握輿情引導的主動權。 新媒體的大时代,在一种法治思维和开放心态的逻辑下,民众对于公共事件的信息渴求和理解力都大大增强。因此,比起揣着明白装糊涂推诿责任、漠视网络、搪塞真相、提防媒体,政府主动发声,企业积极配合,远比被动“接招”更有力量。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