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側記?2022年03月 作者:劉國昌 來源:華文融媒雲 責任編輯:前進者
簡介: 有學員反映說,看了兩會報道中的側記很感興趣。我們單位經常舉辦一些活動、會議等,領導說除寫消息外再寫篇側記吧!請問這種側記的形式有何特點?在寫作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这个问题提得好。下面我们结 ... 內容:
有學員反映說,看了兩會報道中的側記很感興趣。我們單位經常舉辦一些活動、會議等,領導說除寫消息外再寫篇側記吧!請問這種側記的形式有何特點?在寫作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這個問題提得好。下面我們結合一些實例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正記與側記,有3個區別 1、內容方面:正記“全面報道”,側記“擇一角度行文”。 大家知道,新聞一般都是通過消息來進行報道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正記”。 正記,乃“正面之記”也。它要把新聞(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等)的重要內容,如程序、內容、講話等逐一寫來。這種消息嚴謹、准確、規範,給人以完整、全面的印象。 而側記則與此有所不同。 侧记,顾名思义,乃侧面之记也。它与“正记”相对而言,是报道重大活动、会议等的一种新聞寫作形式。 側記,貴在一個“側”字。也就是說,它不求全,不是全面進行報道,而是選一側面,擇一角度展開述評。 比如今年全國政協的閉幕會的側記,人民日報記者重點寫的是政協委員們的精神狀態: 記者寫道: 雄壯的國歌聲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落下帷幕。 這次盛會讓政協委員們更加堅定信心、鬥志昂揚—— 這次盛會讓政協委員們更加凝心聚力、團結奮鬥—— 這次盛會讓政協委員們更加求真務實、強化擔當—— “這次盛會讓政協委員們……”3個排比句,對政協委員們的精神狀態做了點睛和升華,讓人看了倍感欣喜。 2、手法方面:正記“中規中矩”,側記“多種手法並用”。 寫“正記”要求文字平實、准確;而寫側記的手法則靈活多樣,如敘事、描寫、抒情等。 在今年全國政協開幕的側記開頭這樣寫道: 又是一個春天,又是一次盛會。 3月4日,沐浴在春光裏的北京一片勃勃生機。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京開幕,來自34個界別的近2000名全國政協委員肩負重托、滿懷豪情,齊聚首都共商國是。 在結尾處這樣寫道: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在這場開在春天的盛會上,委員們將議國是、獻良策,爲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上的文字,有描寫、有抒情,讓人看後耳目一新。 3、表達方面:正記“如實報道”,側記“記者可發表感受”。 寫“正記”基本上是“如實記述”,把所寫新聞涉及的諸多要素盡量寫得齊全,告知于廣大受衆。 而寫側記則有所不同,記者可以寫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感受,寫出帶有述評性的文字。 比如,今年全國人大閉幕會的側記,記者寫道: ——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表決通過。 ——關于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表決通過。 ——關于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表決通過。 …… 黨的主張、人民意願一次次凝聚爲國家意志。 在側記的最後,記者寫道: 傾聽人民呼聲、彙聚人民智慧、回應人民期待。春天的盛會爲全過程人民民主寫下最生動的注解,爲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力量,譜寫了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新華章。 二、寫側記手法多樣,但不能失真。 從以上可以看出,側記的寫作形式靈活,手法多樣。它是“正記”的一個補充,也是從側面對“正記”的一個呼應。正因爲如此,人們看了“正記”之後還要看看“側記”,以獲得更全面、更鮮活的內容。 寫側記雖然手法可以多樣,但有一點需要切記,那就是不能失真。要按照事情的本來面貌來寫;引用人物的對話要原汁原味;涉及一些評價性的詞語要悉心斟酌,不貶低不拔高,中肯實在。 三、寫側記,其實並不輕松。 也許在有人看來,寫側記可以自己發揮,比“中規中矩”寫正記好寫些。 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 如上所述,寫側記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寫作,並融入記者的觀察和感受。但要做到這一點,沒有親身參加活動或會議,沒有對其有深入全面的了解,那是寫不好的。即使寫出來了,那也只是寫些皮毛,難于出手。 由此說,寫側記並不輕松。記者要把側記寫出水平,務必要真切了解全部情況,並形成一定的觀點和思想。 寫側記的用途很廣,重大活動、會議可以寫;相對較小的活動、會議也可以寫。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讓受衆知道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開闊眼界,活躍思想,以利事業和工作的更好拓展。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