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技巧:七分采三分寫2020年01月 作者:尚自強 來源:記者編輯圈 責任編輯:前進者
簡介: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记者的采访就是发现的过程,发现美,发现普通人看不到的新情况、新事实, ... 內容:
藝術大師羅丹曾說過,“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美。”記者的采訪就是發現的過程,發現美,發現普通人看不到的新情況、新事實,進而進行傳播。 采訪是一種媒體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是記者爲完成報道任務或了解某些情況,圍繞采集新聞事實材料而進行的觀察、調查、訪問、記錄、攝影、錄音、錄像等活動。有經驗的記者常說一篇成功的新聞作品需要“七分采訪三分寫作”,可見采訪是新聞工作中極爲重要的一環。順利而成功的完成一次采訪,並非輕松簡單的一件事,記者只有具備一定的采訪技巧,采訪時才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寫出好的新聞作品。筆者認爲,要使采訪事半功倍,記者應在采訪前、采訪中、采訪後等方面多加留心。 一、 采访前 某記者去采訪因主演《亂世佳人》而名噪一時的好萊塢影星費雯麗,見到費雯麗開口便問:“請問,您在《亂世佳人》中扮演什麽角色?”費雯麗聽後便拂袖而去,拒絕了這位“無知人”的采訪。 以上采訪的失敗是因爲准備不充分的結果。可見積極充分地做好采訪前的准備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訪必不可少的過程,也是重要的采訪技巧之一。否則很難將采訪順利完成。那麽一次成功的采訪,需要做哪些准備呢? 1.平時准備。平時准備是一種厚積薄發的准備。這種准備包含文化、社會、曆史、人物等各種知識的儲備,也包括對某一新聞事件的持續關注。一旦需要采訪當事人,就可以對采訪對象、所涉及事件發生的有關方面,做到心中有數,提問有的放矢。 2.臨時准備。采訪前有針對性地對有關采訪對象的背景、事件、環境、現狀、原因、問題等進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這種准備包括反複醞釀主題,深入了解事件內幕或人物背景,分析受衆對事件的期待和訴求心理是什麽等相關問題。 3.細節准備。采訪前的細節准備也很重要。比如自己的衣著打扮是否得體,采訪用的攝像機、三腳架、電池、錄音機、照相機、筆、紙是否可用等等,做到萬無一失。 4.訪前准備。要懂得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比如報道一次地震災難,應該具備一些地震常識,如果不知道震級是什麽,不知道裂度是什麽,在報道中就會出笑話。 二、 采访中 (一)氛圍 法拉奇:“明天是您的生日, 祝您生日快乐!”邓小平:“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是明天吗?”……于是一种融洽的访问气氛就这样形成了。 記者采訪某个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被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要使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声,记者需要在看似平淡的寒暄或闲谈中,营造出宽松的采访环境,借此探求对方的性格、爱好和思想,巧妙的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帮助记者消除对方的陌生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创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提问气氛。 (二)提問 某記者去采訪泰勒,他問道:“泰勒先生,可否請您解釋一下相對論與現代空間時代的關系?”泰勒瞪大眼睛說:“我怎麽能解釋呢?愛因斯坦用了13年時間才確立了這個公式。” 這次采訪沒有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記者提出的問題不夠恰當,提得太大。可見,正確提問在采訪中有極爲重要的地位。那記者在采訪中該如何恰當的提問呢? 1.巧妙切入主題 某記者去采訪一位警察勞模,見面問了很多,但他總說一句話:“那是應該的”。後來該記者發現這位勞模胳膊上有一個傷痕,經追問知道這是他抓捕疑犯時受傷所致。于是該記者改變了采訪計劃,就從他胳膊上的傷痕說起,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切入點是采訪對象的興奮點,大到被采訪對象的政治立場、思想觀點、情感性格,小到鄉土鄉音、飲食、服飾習慣,乃至一句話等等。采訪要如何切入,也就是采訪時話從哪兒說起,問題怎樣提出來。巧妙的切入能順利的了解和掌握所需的新聞材料,尋訪到采訪的真谛。 2.善用提問方法 (1)開門見山。也就是說直接了當地提出問題。這種方法適合采訪一些領導幹部以及專家學者等,因爲他們都是有知識、有見地的人,跟他們交談無需繞彎子。當然,這裏所說的開門見山,也不是見了面就直盯盯地問,在提問之前,簡要談上幾句得體的話也是很講究的。 (2)迂回啓發。也就是說不直接提問,而是從側面繞點圈子,然後再把談話引上正題。這種辦法適用于不肯談、不善談,而且見了記者就拘束的人。在談話前,盡可能地熟悉對方的特點,從對方最熟悉、最關心的事情和問題談起。比方說,可以談一些社會觀象、自然現象,以至柴米油鹽等,這些繞圈子的話實際上也是在溝通雙方的感情。 (3)激將刺激。有的采訪對象,心裏有很多話,可由于種種原因,卻不願意談,或者只是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就要適當采用刺激對方的辦法,用比較尖銳的問題激發對方,促使對方談心裏話。 (4)抛磚引玉。有時采訪對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工作生活已經成了習慣,覺得沒有什麽值得談的。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可以講一些類似的事例,引起對方的聯想,從而讓對方談出更多有價值的話。但切忌不可誘使對方說假話,也要防止對方爲迎合記者的口味順著竿子爬,講一些捕風捉影的東西,完全失去他自己原有的價值。 (5)恰當驗證。在采訪中常常會有些事情或情節、數字、時間把握不准,這時就需要記者在提問中核實求證。如果直截了當地讓對方重複回答,既不禮貌也容易引起對方反感。此時可以把需要證實的問題當作已知的問題提出來,引起對方的注意,或暫時先把沒聽清的問題記住,根據采訪的進程、氣氛與環境,找合適的機會逐一進行驗證。 (6)粗细结合。在问过“你对妇女解放有什么看法?”“你怎样看待核战争?”此类广泛开放性的问题后,为了防止泛泛而谈,记者要接上严密的提问,多问几个“比如——” 、“您能举个例子吗——” 、“这是不是像——”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 (三)傾聽 倾听,是記者采訪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感,让对方打开话匣子,并在对方的叙述中找到新闻的亮点。记者在采访中该如何听呢? 1.聽全面介紹。全面是相對而言的,可以是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可以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可以是一個問題的發展變化,也可以是一段工作的方方面面等等。到一個單位采訪,先聽聽全面情況,是被采訪單位所希望的,也是采訪者應該履行的義務。它既可以增加感性認識,了解整體情況,還可以避免漏掉新聞。 2.聽突出問題。采訪要聽,但對“聽”不能平均使用精力,要注意聽到突出的問題、新鮮的觀點、得力的措施、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或生動感人的事迹等等。 3.聽典型事例。采訪要聽事兒,但怎麽聽事兒,聽哪些事兒,很有學問。一般來說,事例不分大小,只要典型、感人、就應該激起采訪者的興趣,吸引采訪者的注意力。聽事兒要考慮反映問題的角度和不同側面,要多聽衆人關注的事例,迫切要求回答、解決、提倡、糾正、堅持、發揚的事例;聽那些能夠觸及靈魂、解渴管用的事例;還要聽有結果、令人信服的事例。 4.聽細節過程。多數情況下,記者都是事實發生的遲到者,要通過回憶、提問等方式,獲取被采訪者的真情實感。 5.聽分歧意見。俗話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采訪中遇到不同意見和反對意見並不是壞事,有時還要特意了解不同的看法、意見和反映。注意聽取分歧意見,有利于發現新線索,挖掘新事例,核准基本事實。 (四)觀察 觀察,就是記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訪。采訪過程中記者不僅要善于觀察采訪現場,通過一些細節獲取信息,豐富寫作內容;同時還要善于觀察被采訪者的情緒和狀態,及時調整話題內容,學會捕捉細節,采訪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記者的眼睛,要擦得明亮,別人不注意看的,記者要觀察,別人看不清的,記者要看透,別人眼簾溜過去的,記者要盯住。 在采訪時應觀察些什麽呢?首先,要觀察和新聞有關的基本事實;其次,要抓住能夠充分反映事件本質的細節。例如,在采訪人物時記者如能對采訪對象的服飾進行仔細觀察,在寫稿時通過對采訪對象外形的細膩描述,就會傳達出他的職業、個性愛好、經濟條件、生活環境等各方面的信息,從而使被訪人的形象躍然紙上;對被采訪者所處的環境、經曆以及被采訪者的情感變化和心理波動等的細致觀察就會把采訪對象寫得更好、更活、更深。 (五)記錄 記錄,是記者采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一次采访中,如果只采访不记录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記者采訪做记录,主要有笔记、心记或录音三种方式。 笔记,即記者采訪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上的记录方式。笔记的内容要选择,笔记的方法要讲究。交谈时笔要简记侧重于心记,既可多听多想,又不至于影响谈话的气氛。交谈后要追记,侧重于把谈话的情况补充上,以免忘掉。 心記,即記者在現場采訪時,將所見、所聞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強記心中,心理學上叫做“有意識記”。在以下情況下最好用心記:采訪普通群衆,即閑聊;遇到的事實稍縱即逝;受客觀條件限制,不便用筆和紙作記錄;采訪對象不願接受采訪或不允許做文字筆錄,如隱性采訪等。 錄音,即用錄音機或者錄音筆作采訪記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別是人物專訪常用錄音記錄,其好處是記錄真實、准確,而且可以作爲資料和證據,也便于記者騰出手來傾聽、觀察和思考。 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記錄,在記錄時都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1.真实准确。在新聞采訪中,首先要记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也就是记住新闻中的五要素。 2.真情實感。包括:記基本情況,腦要記全貌,筆要記概況;記重點人物的身世,腦要記印象,筆要記特長;記故事梗概,腦要記情節,筆要記主線;記特色,如至理名言、風土人情、秘聞轶事,腦要先記,筆要補記;記采訪者所思,有時在采訪的一瞬間會閃現出一個問題,不便深思,也不便尋求解答,可以先記下來,待以後處理。 3.觀點明確。這主要著重記好要點、難點、疑點,上級精神和群衆情緒的交彙點,采訪者容易忘掉的易忘點。 (六)思考 采訪的過程,就是想主題、想角度、想體裁、想事實、想特色的過程。在采訪中,記者應該開動腦子,做到勤于思考、善于聯想、深入分析、抓住要害。有了這些“想”的基礎,才能下筆如流水,寫出真正有新聞價值的新聞作品。 記者在采訪中要怎樣想,想什麽?采訪事件新聞,要想問題的針對性、宣傳的指導性;采訪人物通訊,要想事迹的典型性,情節的感人性;采訪一個單位的業績,要考慮事物發展的變化性、全面性;采訪研究性報道,則重問題的普遍性、給人的啓發性。 (七)細節 在采訪中,記者的一些細節對采訪的成敗也很重要,記者的舉止、情緒、衣著,甚至怎樣記筆記、遞話筒等對采訪都有影響。在采訪中記者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1.注意交往中的禮貌。現代人的素質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價值,對媒體不再有以前那樣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體中如何充分發表自己的言論。這就要求記者不能自以爲是。盛氣淩人、高高在上的記者往往會讓采訪對象避而遠之,不能了解到采訪對象的內心。 2.注意對方的地位身份。提問得體,不唐突、不魯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時宜地提問,也不要太讓對方難堪。特別對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隱私的話題,突如其來的提問會讓對方措手不及,有個性一點的采訪對象幹脆會拒絕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訪對象,說出采訪內容、範圍,在征求對方意見後,再以對方所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提問。這樣才能使采訪對象在輕松的心態下接受采訪。 3.記者在對方回答問題時要仔細傾聽,認真記錄,不要隨意打斷,也不要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筆等。 4.采訪中要運用好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語言,它有時能傳達出比有聲語言更爲豐富的信息,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如認真傾聽的姿勢、關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傳達給對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對方得到這種反饋,就會更有興致地往下說。而沒有表情的面龐、懷疑的目光、意義雙關的微笑等,則會讓對方感到不安。把握好一些微小的細節很容易得到采訪對象的心理認可。 5.注意說話藝術。對善言談者,要耐心聽取;對離題漫無邊際的談話要注意引導,不要顯得不耐煩或急躁。對不善言談者,要輕聲慢語,不退不逼,幫助對方回憶和思考。對不肯交流者,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對沒有時間交談者,要見縫插針,粘住不放。根據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最好一次只問一件事情,有針對性。在對方答複之後,停頓三四秒鍾,好象你還在等待他再說點什麽,再開始問下一個問題。 (八)應變 在采訪中,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面對這些意料之外的情況,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沈著應變。遇到新事件的出現,要及時應對;遇到被采訪對象冷落的局面,處于窘迫難堪的境況時要沈住氣,有耐心,不怕丟面子,要想辦法讓對方開口;采訪不到第一主角時,可以采訪周邊的人,如家屬、同事、朋友、鄰居等熟悉他的人,通過多個渠道、多個方面進一步了解被采訪者等等。 三、 采访后 采訪結束後,還有許多事要做,比如詢問對方是否可以提供相關資料等等,這也是一次成功的采訪所必需要做的環節。一般在采訪結束後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1.整理錄音。如果采訪途中用了錄音,采訪之後要花一段時間把所有錄音整理成文字,每句話都整理出來。整理錄音是再次熟悉采訪過程,熟悉材料和細節,使腦子裏充滿材料的一個過程。一般語言只能給受衆40%的信息,多聽幾遍錄音往往還會聽出很多弦外之音。 2.確定主題。采訪結束後,就應確定主題,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而不能有多個主題。如果出現多個主題怎麽辦?這正是考驗記者的概括能力的時候,要把幾個好主題的共性找出來,提煉一個最合適的主題。 3.寫稿改稿。上面的一切進行完後就進入寫稿改稿環節了。首先要把采訪對話體變成故事體。引語不要太多,只有強烈表達其個性時才用引語,要把引語變成細節或事實。寫稿途中,文稿的標題和第一段,必須多花時間去好好考慮。好文不厭百回改,文稿寫好後要多多修改,並寄給受訪者審閱,看看有沒有什麽錯誤的地方,並可適當讓其修改。作品發表後,還應將最終的作品寄送一份給被采訪人並再次表示感謝。 記者采訪並無定法,不同的記者喜歡采用不同的訪問形式和技巧,因此采訪時也要因人因事而宜,手法要不斷變換,不拘一格。記者要掌握采訪的不同方式和技巧,在采訪不同對象、不同場合、不同目的時,正確加以運用。得心應手地運用采訪技巧,是一名優秀的記者所應具備的素質,但這種素質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實踐,不斷完善。 新聞采訪技巧http://www.xwpx.com/article/wri/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組織機構 | 商務合作 | 版權與免責 | 聲明 |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申請 | 廣告 |
本站內容屬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複制、建立鏡像,違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備06063928號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